小时候,大概八九岁的时候融丰配资,得了一个很麻烦的毛病,尿床。
有过这种经历的人,梦境往往都差不多:睡梦里,好像一群人在做什么事。感觉有点儿内急,想找个地方赶紧解决一下。找啊找,周围都是人,不太方便——那个时候甚至都没有厕所这个概念,乡村里也没有固定的去处。转来转去,愈发急迫,都快要尿裤子了。忽然就找到一个地方,一个墙角背人处,或者是一个草深林密之地,大喜。然后……痛快啊!轻松啊!
然后,就醒了。
夏天还好说,一床凉席,一条毛巾被。事故发生,早晨起来痕迹也不太明显,混过去了。难过的是冬天,厚厚的被子,厚厚的褥子,想不留下痕迹都难。
自己想办法。办法之一是晚上少喝水。鲁中一带饮食,晚饭多有稀粥。于是就少喝粥,或者不喝粥。母亲就觉得奇怪,这孩子怎么就不喝粥了呢?支支吾吾搪塞过去。几天时间下来发现,没有用,区别只在于痕迹面积的大小发生了一点儿微弱的变化。
于是再想办法。就是尽量在起床之前用体温来消除这片可耻的痕迹。但有两个难点:一个是发现这片痕迹时往往天快亮了,时间已经来不及了。另一个是即使发现得比较早,以自己这点儿体温,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一高难度的动作。我还发现,即使熨得差不多干了,还会留下一圈儿不规则的黄褐色的斑痕。
接近绝望时的办法是:早晨起来把被子叠成一个大方块,压在那片不规则的痕迹处,心存侥幸,却又感觉万无一失,然后背起书包上学去了。
放学回到家,一进大门,就看到那床褥子赫然地晒在院子里的铁丝上。地上的雪还没化,天气很好,阳光很灿烂,鸡和鸭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找食吃。在这样一个清冷明亮的日子里,褥子上的痕迹重重叠叠,显得格外清晰,像极了小学教室黑板旁边挂着的那张大地图。
母亲什么也没有说,也没有问。我坐在饭桌边上,低着头,不想吃饭,心中又难过又委屈,还有那么一点儿说不出来的愤怒。
周末,父亲从外地回来了。我听到母亲跟他低声商量:“有没有办法治一治?得想个办法。”
办法很快就有了,是邻居的一位奶奶给母亲出的一个偏方,吃猪尾巴。
20世纪70年代初,日子饥馑。吃饭也只能是忙时吃干,闲时吃稀,还要掺上很多的米糠和野菜。吃肉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情。寻常人家,也只能到过年时才能吃上一点儿肉。猪尾巴,那可是一段上好的肉。
此时,村子里每隔几天会宰上一头大猪。生肉剔出来,骨头,包括下水,也就是所有的内脏、猪头、四蹄、猪尾巴一大锅煮熟。锅中表面含水的油脂会单独撇出来,本地称作 “仓油”。2700 多口人的大村子,总会有家里来客人,走亲戚,老人过生日,或者是红白之事。煮肉前,母亲就去央求人家把猪尾巴留出来买回家,不能用盐,白水煮熟。傍晚放学回家,一条白嫩肥硕的猪尾巴已经放凉了,弯曲在一个搪瓷盘子里。看着身边弟弟和妹妹巴巴的眼神儿,犹豫了一下,抓起来,三下五除二,没了。
从春天吃到夏天,怎么算也吃了几十条猪尾巴了。有两点收获:一个是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猪尾巴:细长的、短粗的、受过伤缺一截儿的,这会让我想到这头猪曾经遇到过什么事。我还细数过每一条猪尾巴里面的小骨头,发现数量并不是固定的。另一个是大家都在说,这孩子长胖了。自己偷偷照过镜子,过去的一张又小又瘦的脸确实变得圆润了不少。
但是,没有用。没有用,猪尾巴就再也吃不到了。
于是找别的办法。爷爷说:“挪个窝儿,晚上换个地方睡觉,兴许会好一点儿。这样吧,孩子晚上吃了饭,到我这里睡,作业也带过来写。”
忽然要到别人家去睡觉了,很兴奋,有点到亲戚家住一阵子的感觉。当天晚上融丰配资,早早吃了饭,装好课本和作业本,一溜小跑着就到爷爷家去了。
此时已是仲夏时节,天气很热。吊起来的一盏油灯下是一张八仙桌,我在一边写作业,爷爷坐另一边,戴着老花镜看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二卷。奶奶点着了一条用来熏蚊子的干蒿子,挂在墙上,然后一边用湿毛巾来回擦着床上的凉席,一边跟我说,你跟你爷爷在这张床上睡。
作业写累了,我抬起头问爷爷:“你看什么呢?”
“《论持久战》。”
爷爷看书也看得累了,摘下老花镜,喝杯茶,说:“你来念念这段书,看看你识了多少字。”
奶奶说:“还念书?不念书了,你们睡觉。”
床上躺下来。我跟爷爷说:“以后,每天我帮你念书。”
爷爷说:“好。”
“你给我讲故事。”
“好。”
“现在就讲一个。”
爷爷吹灭了油灯,屋子黑下来,干蒿子的烟弥漫着好闻的气味儿。能听到街上还有人在走,在说话,也能听到院子里蛐蛐儿的叫声。
“从前有个人家,在窗台上种了二亩西瓜。怕别人来偷,就雇了一个瞎子给看着,雇了一个聋子给听着。有人偷瓜了,就雇一个瘸子去追……”
“那后来呢?”
没有说话。
我推了推爷爷,爷爷已经睡着了。
新书掠影融丰配资
老树册页《消夏册》《猫》
双主题设计,诗画共生
夏季册页延续春季册页采用双系列设计,以“心简守静”与“破界观心”为精神内核,是橙夏的热浪,更是蓝调的清凉。在这里,御心风得自在,听猫语悟共生,让每一刻平凡时光都焕发诗意光彩。
70幅原创诗画相映成趣,让观者在笔墨间完成从视觉享受到心灵共鸣的沉浸式感受。
案头珍赏,艺术普惠
设计上打破艺术收藏高额定价门槛,让更多人可以一同感悟生活哲思,兼具观赏价值与实用性,成为书桌案头的治愈良伴。
高清仿真,细节毕现
特种纸高精度印刷技术,最大程度还原老树画作笔触与色彩。
全新启航,珍藏时光
礼赠佳选,可收藏自赏,可礼赠知音,既彰品味亦表真情。
老树册页系列——《消夏册》《猫》
刘树勇 著
山东画报出版社
定价:228元(全2册)
夏日烂漫·生活雅意
(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线上直播)
时间
2025年8月22日19:00—21:00
地点
青岛·方所
青岛市市南区
山东路6号甲万象城B168号
报名参与线下分享会
更多精彩内容(点击图片进入)
“把小树种在朋友圈”
分享老树老师最新画作
作品购买·合作咨询
添加小树微信不走丢
点赞|分享|收藏
传递生活的诗意
和兴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