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于收藏了高达186万件珍稀文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,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9万件藏品银河策略,在数量上,似乎并不占优势,但藏品的珍稀程度上,却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,这里的藏品涵盖玉器、陶瓷、画作、古籍文献、珠宝首饰等,皆为北京故宫、沈阳故宫、南京故宫、承德避暑山庄、颐和园等地精挑细选的绝世珍宝,件件价值连城,极具史料研究价值,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。
尤其是馆中所藏的珠宝首饰,更是精美绝伦,件件举世无双,可谓是集中国传统工艺于大成。
今天的这篇文章,我们就先从被古人视为定情信物、有着“无镯不成婚”说法的手镯看起~
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爱好者,在历史文献中可能会见过跳脱、条脱、腕阑、臂钏、约腕、约臂、手环、臂环、腕钏等名词。
没错,这些名词实际上指的都是同样的物品:手镯。
(相关阅读:)
早在距今5000——6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、红山文化等众多遗址中,手镯就已出现。
虽然这一时期的手镯并无固定的叫法,但样式已经十分丰富,出现了圆筒形、扁圆形、组合形等多种样式,材质大多取自天然材料,包括石头、木头、陶土、兽骨、贝壳、牙齿等。
西汉时,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,镯面上开始錾刻纹饰或是镶嵌宝石;
隋唐时期,手镯不仅款式华丽,构造也更为复杂,出现了在镯身上装有铰具或活轴,以便开合的精巧臂环,不过十分少见,仅为高等级人群使用。
到了元明清时期,手镯朝着更加精致的方向发展,尤其是清朝,手镯细巧繁复的程度,更是达到了历史上巅峰。
材料上不拘一格银河策略,使用翡翠、玛瑙、碧玺、琥珀、玳瑁等珍贵材质的不计其数,工艺上除了镂空手镯外,还出现了金贯珠镯、金镶珠宝掐丝大手镯、金八方镯等样式繁复的手镯。
在写这篇文章之前,J先生印象中的黄金手镯,都是下面这种:
虽然当下黄金的克价一路高歌猛进,让黄金在投资领域更具吸引力,但黄金首饰的款式,仍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刻板和俗气。
你以为老祖宗戴的黄金手镯也长这样?!
那可真是太小瞧古人的审美与智慧了~
在镯身上刻个字、雕个花,属于常规操作,镯心中空处放上小金珠,佩戴于手腕上,便可随着动作的起伏叮当作响,可真是个小机灵鬼~
依靠堆、垒、编、织、掐、填、攒、焊八大技法的累丝工艺,也是老祖宗的看家本领!
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在方寸之间展现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,就这精湛的金工,轻松吊打西方大牌高定!
富贵逼人的黄金与珍珠的结合,也让人眼前一亮!
就这新颖靓丽的造型,你敢相信是百年前的古董款?!
加点彩宝、翡翠、钻石,黄金手镯瞬间如璀璨星辰般闪耀,真真的富贵迷人眼!
除了金光灿灿的金手镯,温润细腻的和田玉手镯,也是清朝的主流款式。
清乾隆二十四年( 1759 年),和田良玉成为贡玉,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送到宫廷银河策略,成为宫廷玉料的主要部分。
有“玉痴皇帝”之称的乾隆,更是爱玉成癖,他对玉器的用料、雕琢工艺要求极为严格,甚至亲自指导玉器的生产制作,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代玉雕工艺的繁荣与发展。
清代和田玉料色泽丰富,可分为白玉、黄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墨玉五大类。
其中,洁白无瑕、质地细腻的和田白玉,被视为“玉中上品”,备受皇室的追捧
带有沁色的白玉镯,也颇具古韵,那淡淡的黄色调,仿佛在诉说中宫廷中不为人知的往事。
将白玉镯扭一扭、刻点纹样,既传承了传统的精髓,又融入了时代的创新元素,瞬间焕发新的生机。
双龙戏珠图案与扭丝纹的结合,也堪称惊艳。在线条柔美的扭丝纹衬托下,双龙戏珠的雄浑气势,更显威严、庄重。
色泽温暖的黄玉镯,虽然不如白玉镯那般纯净素雅,却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。
尤其是巧夺天工的镂空工艺与象征民族文化的龙凤纹,更是为黄玉镯赋予了无尽的魅力。
翡翠手镯,是清代玉镯中最为贵重的品类。
清代,是翡翠发展的高峰期,乾隆皇帝在位时,专门在云南设立翡翠采购官署,对翡翠的产地进行严格监管,翡翠的发展也因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到了清晚期,慈禧太后更是对翡翠情有独钟,她尤其偏爱颜色翠绿、种水俱佳的翡翠。
在她的画像上,双手手腕处便戴有一对翡翠手镯,虽然画像比较模糊,但那翠绿的颜色,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它那非凡的品质。
在慈禧的极力推崇之下,无论是民间,还是皇室,都掀起了一股对翡翠的狂热追捧浪潮。
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,也收藏了不少品质极高的清代翡翠手镯,翡翠颜色浓郁艳丽,种水俱佳,胶感十足,莹润剔透,每一件都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。
除了简约经典的素圈款,有的翡翠镯上还点缀以圆润的珍珠,为原本就魅力非凡的翡翠镯,增添了华丽与精致。
雕刻款的翡翠手镯,也足以见得匠人那非凡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。
深浅不一的翠绿色翡翠镯上,双龙龙身相连,身姿矫健而灵动,龙鳞层层叠叠,每一片龙鳞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匠人对于雕刻的力度和角度把握得恰到好处,才使得双龙抢珠的图案,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手镯之上,成为一件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珍品。
除了黄金、翡翠、和田玉等主流材质外,木质、玻璃、玳瑁、牙雕等其他材质的手镯,也是清朝宫廷中流行一时的爆款,件件都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工艺。
这些材质各异的手镯,各自以独特的魅力和风格,稳稳地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。它们的存在,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的审美需求和个性追求,也反映出清朝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多元。
J先生说:
文章中所提到的手镯藏品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冰山一角,想看更多的藏品,可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官网中欣赏哦~
参考资料:台北故宫博物馆官网
注: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,可溯源图片,已标明引用出处,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删除~
和兴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