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融配资
滁州
隐秘美味!
藏在山水间,吃过才算懂行!
最具特色
农产品
滁州农产品
滁州,
这片被江淮分水岭滋养的沃土,
藏着太多大自然的馈赠。
从琅琊山下的鲜灵果蔬,
到淮河岸边的饱满谷物,
从山间林下的生态珍品,
到田畴沃野的特色种养,
每一份农产品都带着泥土的芬芳与匠心的温度。
今天,
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滁州的田间地头,
解锁这份来自皖东大地的新鲜与醇厚。
一、粮油类:三餐里的大地馈赠
0 1
小岗蒸谷米
原料来自凤阳小岗村周边优质稻田,选用“南粳9108”等优质粳稻品种,经“水热蒸制—干燥—脱壳”的专利工艺(专利号ZL201810XXXXXX)处理。稻谷先经蒸汽高温蒸制,让淀粉充分糊化,再自然晾晒干燥,最后碾磨成米,米粒呈浅琥珀色,表面有细微纹路。
推介理由:
✔营养留存率远超普通大米:蒸制过程让稻谷皮层的维生素B1、膳食纤维渗透到胚乳中,保留率达85%以上(普通精白米仅保留30%)。
✔口感独特:煮饭时吸水慢但饱腹感强,饭粒紧实有弹性,适合做炒饭不易碎,冷吃也不回生,适合现代快节奏家庭的备餐需求,2024年被评为“长三角绿色农产品”。
双融配资
0 2
朱麻子小磨麻油
产自明光市,以当地产的“豫芝4号”白芝麻为原料,遵循“选籽—淘洗—炒籽—石磨研磨—水代法取油”的传统工艺。芝麻经60℃低温慢炒,激发天然脂香,再用青石磨磨成细腻的酱状,最后加温水搅拌,让油脂自然浮起,全程无化学添加。
推介理由:
✔非遗技艺加持:作为明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制作工艺传承120余年,第七代传承人朱师傅坚持“炒籽看火候、磨浆凭手感”,每100斤芝麻仅出38斤香油,浓度远高于机榨油。
✔风味纯净:香油色泽金黄透亮,开盖就能闻到浓郁的芝麻焦香,凉拌菜滴3滴就香气扑鼻,且因是物理压榨,烟点高达230℃,炒菜不易产生有害物质,适合追求健康的家庭。
二、果蔬菌菇类:枝头田间的自然鲜甜
滁州农产品
01
全椒碧根果
种植在江淮分水岭的丘陵地带,这里海拔200-300米,昼夜温差达10℃以上,土壤为沙壤土,透气排水性好,非常适合碧根果根系生长。果树采用“矮化密植”技术,便于管理和采摘,果实呈长椭圆形,外壳厚度仅0.3cm,轻轻一捏就开裂,果仁饱满,呈奶白色。
推介理由:
✔中国“碧根果之都”认证:全椒种植面积达9.1万亩,占全国总面积的15%,2023年通过“国家地理标志”认证,果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8%,比进口碧根果高5个百分点。
✔生态种植:全程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,用瓢虫捕食蚜虫,用迷迭香提取物驱虫,不打农药,2024年抽检农残指标为零,老人小孩都能放心吃,既是零食,也可磨成粉加入辅食。
02
南谯悠兰山蓝莓
生长在500亩的山谷梯田中,这里的土壤经检测pH值为4.5-5.5,正是蓝莓喜爱的酸性环境,果农每年施加松针腐叶改良土壤,增加有机质。品种以“奥尼尔”“蓝丰”为主,果实直径可达1.5cm,果皮呈深靛蓝色,覆着一层厚厚的白霜(果粉),这是新鲜度的标志。
推介理由:
✔甜度与营养双高:经糖度仪检测,成熟蓝莓糖度达16-18°(普通蓝莓约10-12°),酸度仅0.3%,酸甜比恰到好处;每100g含花青素230mg,是葡萄的5倍,每天吃10颗就能满足成人每日抗氧化需求。
✔冷链锁鲜:采摘后1小时内进入0-4℃预冷,48小时内直达长三角各地超市,保证消费者吃到的是“树熟”蓝莓,而非提前采摘的生硬果实,口感远超冷库储存的产品。
03
南谯赤松茸
生长在沙河镇白米村的秸秆基地双融配资,以玉米秸秆、稻壳为培养基,不施任何肥料,依靠秸秆自然发酵的养分生长。菌盖呈酒红色,直径5-8cm,菌柄粗壮,肉质厚实,采摘后鲜味物质(谷氨酸)含量随时间递增,24小时内达到峰值。
推介理由:
✔生态循环典范:每种植1亩赤松茸,可消耗8吨农业秸秆,减少焚烧污染,被农业部评为“生态种植标杆项目”;新鲜赤松茸每100g含蛋白质3.8g,高于普通香菇(2.2g),且富含膳食纤维,适合减脂期食用。
✔吃法多样:新鲜的切片炒肉,脆嫩如笋;烘干后泡发煲汤,鲜味是鸡汤的3倍;当地饭店推出的“赤松茸炖黑猪骨”,是食客必点菜品,2025年被纳入滁州“地标美食”名录。
三、肉禽水产类:山林河湖的鲜美馈赠
滁州农产品
0 1
管坝牛肉
产自全椒县管坝乡,选用6年以上的本地黄牛,肉质纤维粗而不硬,经“浸泡去血—卤制—晾晒”工艺处理,卤料含白芷、丁香等12种香料,用清真方法制作,不添加防腐剂。成品牛肉呈酱红色,切片后纹理清晰,断面湿润。
推介理由:
✔百年工艺传承:管坝牛肉始于清朝道光年间,传承至今已有180余年,卤制时用松木火慢炖4小时,让香料充分渗透,牛肉既入味又不失嚼劲,空口吃不咸,适合老人儿童。
✔地理标志产品:2023年获“国家地理标志”认证,每100g牛肉含蛋白质22g,脂肪仅3g,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,可凉拌、炒菜,或直接切片当零食,在安徽各大超市设有专柜。
02
定远黑猪
养殖在定远县丘陵山区,品种属华北型黑猪,全身黑毛,四肢粗壮,生长周期长达360天(普通白猪约180天),饲料以玉米、红薯、野菜为主,每天有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,肉质中肌间脂肪含量达3.5%(普通猪肉约1.5%)。
推介理由:
✔国家保护品种:作为我国36个地方优质猪种之一,被列入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》,其肉色鲜红,大理石花纹明显,做红烧肉时,脂肪会慢慢融化渗入瘦肉,入口即化,肥而不腻。
✔全程可追溯:每头猪都有耳标,记录出生日期、饲料来源、检疫情况,屠宰后48小时内冷链配送,保证消费者吃到的是“当天鲜”,2024年在上海农产品展销会上,单价虽比普通猪肉高50%,仍被抢购一空。
03
天长芡实(鸡头米)
种植在高邮湖支流的浅滩湿地,这里水深1-1.5米,水质达到Ⅲ类标准,芡实生长过程中不施化肥,靠水中天然浮游生物提供养分。果实呈圆球形,外有带刺的“鸡头”外壳,剥开后每粒米如珍珠般洁白,直径约0.8cm。
推介理由:
✔时令珍味:每年8-9月手工采摘,清晨5点工人划着木盆进入湿地,用特制工具剥开带刺外壳,每小时仅能剥出1斤净米,新鲜度极高,常温下可保存3天,冷藏可存1周,是“过了这季等一年”的美味。
✔药食同源: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“止渴益肾”,现代研究显示,芡实含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,煮糖水时加几颗,口感绵密粉糯,适合秋冬滋补;当地企业开发的芡实露,保留原香,成为夏日解暑饮品。
四、特色品类:传承与创新的风味名片
0 1
滁菊
种植在琅琊山脚下的坡地,这里海拔100-200米,常年云雾缭绕,空气湿度大,土壤为黄棕壤,富含硒元素(含量达0.12mg/kg)。菊花品种为“小白菊”,花朵直径3-4cm,花瓣洁白,花心金黄,采摘后经蒸汽杀青、自然晾晒而成,保留完整花形。
推介理由:
✔四大名菊之首:与杭白菊、亳菊、黄山贡菊相比,滁菊黄酮含量达6.8%(其他菊花约3-5%),硒含量0.08mg/kg,具有清热解毒、平肝明目的功效,《中药大辞典》明确其药用价值最高。- 多元吃法:除了泡茶,还可用来煮粥(加冰糖煮10分钟)、做糕点(磨成粉加入面团),当地开发的滁菊酒,酒香中带着菊香,是滁州特色伴手礼,2024年获“长三角文旅商品金奖”。
02
琅琊酥糖
产自琅琊区,原料为芝麻、白糖、麦芽糖,按“7:2:1”比例搭配,经“熬糖—拌料—压制—切片”工艺制作,每块酥糖厚0.5cm,长5cm,表面撒有芝麻,层次分明。
推介理由:
✔非遗糕点:起源于明末清初,因董小宛曾在琅琊山创制而得名“董糖”,制作技艺被列入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,入口即化,甜而不腻,芝麻香和麦香融合,无硬渣感。
✔便携美味:独立小包装,便于携带,保质期达60天,是游客来滁州必买的特产,2024年推出的“滁菊味酥糖”,在传统口味中加入滁菊粉,更添清香,成为网红产品。
03
来安花红
对产自来安县,学名“林檎”,也称“沙果”,是我国古老水果品种之一,有近300年种植史,明嘉靖年间已开始栽培,明清时曾作为贡果。果实呈卵圆形,单果重约50克,直径3-4厘米,果皮薄而光滑,成熟时呈青黄红晕色,果肉黄白色,质地脆嫩,酸甜多汁,果核小而少。
推介理由:
✔201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因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风味独特,富含维生素C、有机酸等营养成分,具有开胃消食、生津止渴、清热解毒等功效;除鲜食外,当地还将其加工成果脯、花红酒、罐头、果汁、果酱等产品,其中花红果脯保留原果酸甜味,口感有嚼劲,是受欢迎的休闲零食和馈赠亲友的特色之选。
滁州的每款农产品,
都是自然与匠心的共生。
从淮河岸边的贡米到琅琊山下的滁菊,
从稻田里的龙虾到湿地中的芡实,
它们带着滁州的山水灵气,
等待你一一品味。
主办: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
编辑:张荣蓉,初审:贲方舟
复审:严 慧,终审:高 宇
和兴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